“多语种+党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日期:2021-04-24 来源:来源:上海科技报 作者:吴苡婷 打印 返回


  1月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合作将基于上外的外语学科优势和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党史资源优势,创设“多语种+党建”模式,共同开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的研究、教育和传播工作。

  据悉,双方将合作打造“中共建党历史多语种语料库”,推进建党初期历史档案文献的梳理与翻译,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视野和全球话语体系构建开展专题研究。双方还将充分发挥上外师生学者的外语译介、写作和研究能力,运用上外29个语种网站群等对外传播渠道,用多语种讲好党的诞生地故事。

  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重要红色名片,是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历史记忆的所在,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表示,从《共产党宣言》的译介到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外语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奋斗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一大会址纪念馆将与上外在党史档案文献的译介和对外传播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发挥双方学科和资源优势,推动中共创建史的研究与国际传播。

  据悉,上外今年将全面梳理建党百年与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史,通过“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本译介、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旅融合”等模式,鼓励学生在外语文本翻译、全球话语传播的过程中,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一大会址、龙华烈士陵园、新渔阳里等一批红色场馆的国际传播为基点,通过志愿服务、创新创意、文旅结合等方式,以更丰富的形式构建新型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入会
申请
关注
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